建议内容:关于支持擦亮“刘三姐”品牌,助推广西文旅融合新发展的建议
“刘三姐”是享誉中外的文化品牌,这块金字招牌一度成为多地争抢的焦点。多年来,在“生态长寿市·三姐文化城”的发展定位中,河池市努力挖掘刘三姐文化内涵和价值,积极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影响,河池“刘三姐”文化发展至今尚未取得预期成效,以致未能发挥真正的品牌效应,未能成为拉动河池市乃至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究其原因,一是统筹不够,导致河池市与桂林、柳州存在同一品牌同质化竞争,品牌建设滞后,导致河池“刘三姐”在大众视野中逐渐变得模糊;二是对品牌的内涵、底蕴研究挖掘不够深入,使河池市因“刘三姐”衍生的文旅产品、项目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文化倾诉上而没有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反而落后与桂林、柳州,广西““刘三姐””品牌影响力并未获得真正扩大;三是缺少充分体现刘三姐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独特价值、积聚超高人气的龙头文旅项目。
为此,建议自治区:
一、树立品牌战略意识,加强顶层规划设计。要将“刘三姐”品牌放到全区发展大局中去谋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为路径,进一步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并为“刘三姐”品牌建设提供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要打破地域壁垒,集聚力量,创建“河池宜州+周边县”的统筹联动体系,把功能相近的桂林、柳州等区域和分散的文旅产品、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旅游格局。
二、强化理念创新,拓展“刘三姐”文化传播途径。要在文化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上做足文章,在龙江河、下枧河、漓江、柳江等的观光创意、景点布局、形象提升上狠下功夫,独具匠心地规划、打造、提升一批主题突出、更具盛唐壮民族风情兼具刘三姐文化的景区、景点、文化场馆、文创基地,并力求精致、精美和沉浸性,让游客感觉来有所值;要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等现代传播手段,对刘三姐的前世今生、传说故事等进行视觉和听觉的再编码,进一步扩大品牌的传播范围。
三、建设“刘三姐彩调特色小镇”,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宜州素有“彩调之乡”美誉,宜州人表演的彩调剧《龙女与汉鹏》曾到北京怀仁堂作专场演出;第一个彩调《刘三姐》剧本出自宜州,因此,宜州又是彩调剧《刘三姐》的开宗起源之地。广西彩调团成立之初,演职员一半以上是宜州人,如江波、罗亮、唐佩珠等。要将彩调融入文旅项目开发,在河池宜州选址建设一个以“刘三姐”文化为主线,集广西彩调之大成,集文博展示、文创研究、民俗体验、非遗传承、游戏游艺、壮乡美食于一体的彩调特色小镇,让河池与桂林都成为彩调艺术家和爱好者们的精神家园,同时吸引不同身份、教育背景、年龄层次的市民、游客参与交流互动,最终实现社会大众对“刘三姐”文化的熏染、青睐与融合,凝聚起推动河池文旅兴市的强大力量。
四、塑造品牌形象,传扬更加动人的“刘三姐”之声。刘三姐文化旅游除了迷人的山水风光,还在于它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体验。鉴于合唱对城市文化氛围营造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又是一项易于普及、参与性强的群众文化活动,建议由文化部门牵头抓总,依托区内高校、文艺团体、教育机构等资源,以刘三姐文化核心区——宜州为龙头,采取组建各种合唱队伍、常态化开展群众合唱活动和合唱艺术交流活动、培养一批合唱指挥人才、创作系列“刘三姐”特色合唱作品、申报中国音乐家合唱联盟(宜州)基地等举措,打造“一座会唱歌的城市”,进一步提高河池“三姐文化城”的影响力。
五、推动宣传营销全域统筹,全面释放“刘三姐”品牌影响力。制定“刘三姐文化旅游推广计划”,整合全区特别是桂林、柳州、河池的文化资源,在全国各地开展展演、讲座、论坛等各类宣传推广活动,大力推介我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要持续打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等节庆品牌,做大做强有特色的主题文旅活动,如“刘三姐论坛”“刘三姐诗词大会”“刘三姐音乐汇”“到歌仙故里唱合唱”“山歌彩调小传人专场”等等,助推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六、打造特色智库,为刘三姐品牌加持赋能。挂靠河池学院,政府专项拨款成立“刘三姐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全面挖掘整理刘三姐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更加清晰、全面地呈现刘三姐文化起源和发展,并通过该平台吸引多方面优秀人才,包括艺术、科研、文创等方面人才,为刘三姐品牌加持赋能。同时加强与国内著名文化单位以及专家学者的联系协作,使刘三姐文化在推陈出新中更丰富和深化。
承办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池市政府、桂林市政府、柳州市政府协办
办理答复情况: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
五次会议第20220102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现将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102号提案提出的有关支持擦亮“刘三姐”品牌、助推广西文旅融合新发展方面的建议办理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提案者。
一、柳州市打造和发挥“刘三姐”品牌作用基本情况
相传柳州是刘三姐的传歌圣地,也是刘三姐骑鱼升天成仙之地。风靡全国的电影《刘三姐》就是根据上世纪50年代末柳州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彩调剧《刘三姐》改编而成。
柳州一贯注重“刘三姐”品牌的打造。以歌仙刘三姐民间传说为主要文化内涵的鱼峰公园,现存“三姐岩”“对歌坪”等遗址,三姐岩内有“传歌、对歌、成仙”群雕,山腰“对歌坪”立有大理石雕刻刘三姐塑像。鱼峰山脚小龙潭中的“南潭鱼跃”雕塑,时时讲述着刘三姐骑鱼升天成仙的美丽传说。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打造、传播刘三姐主题文化品牌,鱼峰公园新建了刘三姐文化长廊、刘三姐故居等景点,并在周边设置五个固定的“青檀树下天天唱”山歌特色文化歌台,开展山歌演唱、山歌比赛及举办山歌节等文化活动,创建“公园+山歌”的特色宣传模式。如今,鱼峰公园成为许多山歌手以歌会友的集聚地。每逢节假日,公园歌仙广场汇聚四方宾客,歌声如潮,人们亲切称为“鱼峰歌圩”,成为我市最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最受老百姓喜爱的群众文化品牌。正可谓:“柳州本是山歌窝,三姐传歌万千箩;好比九曲柳江水,江水几长歌几多。”2014年,柳州“鱼峰歌圩”获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多年来,刘三姐山歌文化的沃土一直为柳州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着取之不尽的养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柳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柳州‘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自2014年起已连续举办八届(含线上),成为每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歌节最具影响力的文旅活动之一,屡上央视,影响广泛。柳州市人民广场“刘三姐”大舞台推出的群众文化“周周演”活动、鱼峰区打造的“鱼峰之声”群众文艺汇演、“立鱼欢歌”广场文化节、“小歌仙”少年儿童艺术团等传播“刘三姐”文化品牌载体深受老百姓和游客的喜爱。持续举办的柳州原创歌曲作品大赛,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山歌为题材的优秀作品。同时支持成立“刘三姐山歌文化传承研究会”,加大研究和推广刘三姐山歌文化。
充分汲取了刘三姐山歌文化丰富营养而推出的柳州原创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彩调山歌剧《歌妹》、民族歌舞剧《白莲》、民族音画剧《八桂大歌》、舞蹈诗剧《侗》等,曾先后荣获国家“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广西剧展“桂花金奖”等殊荣,充分体现了我市山歌文化的无穷魅力和艺术价值,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在城市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中,是我市亮丽的城市名片之一,成效颇丰。
二、进一步擦亮“刘三姐”品牌,助推文旅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针对自治区政协潘红日委员提出的建议,我市拟采取以下措施:
(一)增强“刘三姐”品牌战略意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以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为路径,深入挖掘本地域“刘三姐”山歌文化资源,丰富“刘三姐”文化品牌内涵和表现形式,加大“刘三姐”品牌建设力度。
(二)加大“刘三姐”品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公益性演出平台,加入山歌文化元素,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刘三姐”歌会。在主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加强“刘三姐”相关内容的宣传投放频次,引导全社会持续关注。
(三)支持社会力量筹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以“刘三姐山歌文化传承研究会”为筹备主体,在场地、资金、展陈等方面予以支持,力争早日建成柳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提升山歌文化底蕴。
(四)持续举办“中国·柳州‘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柳州原创歌曲作品大赛,传承和发展山歌文化,提升山歌文化影响力。
(五)举办“山歌唱响新时代”柳州山歌作品征集活动。充分发挥老百姓爱唱山歌的文化传统,讴歌美好生活,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展现乡村振兴新画卷,传承和发展山歌文化。
(六)开展彩调《刘三姐》文旅演艺驻场演出项目可行性研究。努力打造《刘三姐》主题文旅演艺项目,丰富柳州文化旅游内涵,为游客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文旅产品,更好拉动旅游市场。
专此函达。
柳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17日
建议内容:关于支持擦亮“刘三姐”品牌,助推广西文旅融合新发展的建议
“刘三姐”是享誉中外的文化品牌,这块金字招牌一度成为多地争抢的焦点。多年来,在“生态长寿市·三姐文化城”的发展定位中,河池市努力挖掘刘三姐文化内涵和价值,积极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影响,河池“刘三姐”文化发展至今尚未取得预期成效,以致未能发挥真正的品牌效应,未能成为拉动河池市乃至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究其原因,一是统筹不够,导致河池市与桂林、柳州存在同一品牌同质化竞争,品牌建设滞后,导致河池“刘三姐”在大众视野中逐渐变得模糊;二是对品牌的内涵、底蕴研究挖掘不够深入,使河池市因“刘三姐”衍生的文旅产品、项目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文化倾诉上而没有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反而落后与桂林、柳州,广西““刘三姐””品牌影响力并未获得真正扩大;三是缺少充分体现刘三姐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独特价值、积聚超高人气的龙头文旅项目。
为此,建议自治区:
一、树立品牌战略意识,加强顶层规划设计。要将“刘三姐”品牌放到全区发展大局中去谋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为路径,进一步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并为“刘三姐”品牌建设提供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要打破地域壁垒,集聚力量,创建“河池宜州+周边县”的统筹联动体系,把功能相近的桂林、柳州等区域和分散的文旅产品、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旅游格局。
二、强化理念创新,拓展“刘三姐”文化传播途径。要在文化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上做足文章,在龙江河、下枧河、漓江、柳江等的观光创意、景点布局、形象提升上狠下功夫,独具匠心地规划、打造、提升一批主题突出、更具盛唐壮民族风情兼具刘三姐文化的景区、景点、文化场馆、文创基地,并力求精致、精美和沉浸性,让游客感觉来有所值;要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等现代传播手段,对刘三姐的前世今生、传说故事等进行视觉和听觉的再编码,进一步扩大品牌的传播范围。
三、建设“刘三姐彩调特色小镇”,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宜州素有“彩调之乡”美誉,宜州人表演的彩调剧《龙女与汉鹏》曾到北京怀仁堂作专场演出;第一个彩调《刘三姐》剧本出自宜州,因此,宜州又是彩调剧《刘三姐》的开宗起源之地。广西彩调团成立之初,演职员一半以上是宜州人,如江波、罗亮、唐佩珠等。要将彩调融入文旅项目开发,在河池宜州选址建设一个以“刘三姐”文化为主线,集广西彩调之大成,集文博展示、文创研究、民俗体验、非遗传承、游戏游艺、壮乡美食于一体的彩调特色小镇,让河池与桂林都成为彩调艺术家和爱好者们的精神家园,同时吸引不同身份、教育背景、年龄层次的市民、游客参与交流互动,最终实现社会大众对“刘三姐”文化的熏染、青睐与融合,凝聚起推动河池文旅兴市的强大力量。
四、塑造品牌形象,传扬更加动人的“刘三姐”之声。刘三姐文化旅游除了迷人的山水风光,还在于它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体验。鉴于合唱对城市文化氛围营造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又是一项易于普及、参与性强的群众文化活动,建议由文化部门牵头抓总,依托区内高校、文艺团体、教育机构等资源,以刘三姐文化核心区——宜州为龙头,采取组建各种合唱队伍、常态化开展群众合唱活动和合唱艺术交流活动、培养一批合唱指挥人才、创作系列“刘三姐”特色合唱作品、申报中国音乐家合唱联盟(宜州)基地等举措,打造“一座会唱歌的城市”,进一步提高河池“三姐文化城”的影响力。
五、推动宣传营销全域统筹,全面释放“刘三姐”品牌影响力。制定“刘三姐文化旅游推广计划”,整合全区特别是桂林、柳州、河池的文化资源,在全国各地开展展演、讲座、论坛等各类宣传推广活动,大力推介我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要持续打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等节庆品牌,做大做强有特色的主题文旅活动,如“刘三姐论坛”“刘三姐诗词大会”“刘三姐音乐汇”“到歌仙故里唱合唱”“山歌彩调小传人专场”等等,助推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六、打造特色智库,为刘三姐品牌加持赋能。挂靠河池学院,政府专项拨款成立“刘三姐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全面挖掘整理刘三姐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更加清晰、全面地呈现刘三姐文化起源和发展,并通过该平台吸引多方面优秀人才,包括艺术、科研、文创等方面人才,为刘三姐品牌加持赋能。同时加强与国内著名文化单位以及专家学者的联系协作,使刘三姐文化在推陈出新中更丰富和深化。
承办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池市政府、桂林市政府、柳州市政府协办
办理答复情况: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
五次会议第20220102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现将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102号提案提出的有关支持擦亮“刘三姐”品牌、助推广西文旅融合新发展方面的建议办理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提案者。
一、柳州市打造和发挥“刘三姐”品牌作用基本情况
相传柳州是刘三姐的传歌圣地,也是刘三姐骑鱼升天成仙之地。风靡全国的电影《刘三姐》就是根据上世纪50年代末柳州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彩调剧《刘三姐》改编而成。
柳州一贯注重“刘三姐”品牌的打造。以歌仙刘三姐民间传说为主要文化内涵的鱼峰公园,现存“三姐岩”“对歌坪”等遗址,三姐岩内有“传歌、对歌、成仙”群雕,山腰“对歌坪”立有大理石雕刻刘三姐塑像。鱼峰山脚小龙潭中的“南潭鱼跃”雕塑,时时讲述着刘三姐骑鱼升天成仙的美丽传说。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打造、传播刘三姐主题文化品牌,鱼峰公园新建了刘三姐文化长廊、刘三姐故居等景点,并在周边设置五个固定的“青檀树下天天唱”山歌特色文化歌台,开展山歌演唱、山歌比赛及举办山歌节等文化活动,创建“公园+山歌”的特色宣传模式。如今,鱼峰公园成为许多山歌手以歌会友的集聚地。每逢节假日,公园歌仙广场汇聚四方宾客,歌声如潮,人们亲切称为“鱼峰歌圩”,成为我市最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最受老百姓喜爱的群众文化品牌。正可谓:“柳州本是山歌窝,三姐传歌万千箩;好比九曲柳江水,江水几长歌几多。”2014年,柳州“鱼峰歌圩”获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多年来,刘三姐山歌文化的沃土一直为柳州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着取之不尽的养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柳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柳州‘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自2014年起已连续举办八届(含线上),成为每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歌节最具影响力的文旅活动之一,屡上央视,影响广泛。柳州市人民广场“刘三姐”大舞台推出的群众文化“周周演”活动、鱼峰区打造的“鱼峰之声”群众文艺汇演、“立鱼欢歌”广场文化节、“小歌仙”少年儿童艺术团等传播“刘三姐”文化品牌载体深受老百姓和游客的喜爱。持续举办的柳州原创歌曲作品大赛,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山歌为题材的优秀作品。同时支持成立“刘三姐山歌文化传承研究会”,加大研究和推广刘三姐山歌文化。
充分汲取了刘三姐山歌文化丰富营养而推出的柳州原创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彩调山歌剧《歌妹》、民族歌舞剧《白莲》、民族音画剧《八桂大歌》、舞蹈诗剧《侗》等,曾先后荣获国家“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广西剧展“桂花金奖”等殊荣,充分体现了我市山歌文化的无穷魅力和艺术价值,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在城市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中,是我市亮丽的城市名片之一,成效颇丰。
二、进一步擦亮“刘三姐”品牌,助推文旅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针对自治区政协潘红日委员提出的建议,我市拟采取以下措施:
(一)增强“刘三姐”品牌战略意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以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为路径,深入挖掘本地域“刘三姐”山歌文化资源,丰富“刘三姐”文化品牌内涵和表现形式,加大“刘三姐”品牌建设力度。
(二)加大“刘三姐”品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公益性演出平台,加入山歌文化元素,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刘三姐”歌会。在主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加强“刘三姐”相关内容的宣传投放频次,引导全社会持续关注。
(三)支持社会力量筹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以“刘三姐山歌文化传承研究会”为筹备主体,在场地、资金、展陈等方面予以支持,力争早日建成柳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提升山歌文化底蕴。
(四)持续举办“中国·柳州‘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柳州原创歌曲作品大赛,传承和发展山歌文化,提升山歌文化影响力。
(五)举办“山歌唱响新时代”柳州山歌作品征集活动。充分发挥老百姓爱唱山歌的文化传统,讴歌美好生活,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展现乡村振兴新画卷,传承和发展山歌文化。
(六)开展彩调《刘三姐》文旅演艺驻场演出项目可行性研究。努力打造《刘三姐》主题文旅演艺项目,丰富柳州文化旅游内涵,为游客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文旅产品,更好拉动旅游市场。
专此函达。
柳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