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盼望着 盼望着
又到了全国人民羡慕的“广西三月三”佳节
唱山歌、抛绣球、“非遗”表演......
柳江区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沉浸式体验“最炫民族风”
拉满“三月三”节日氛围感
3月28日,柳州市柳邕路第三小学锣鼓喧天、龙狮腾跃、人声鼎沸、歌声如潮,全校师生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共赴“三月三”盛宴,这里正在举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谱民族团结新篇章”2025年柳州市柳江区非遗进校园暨柳州市柳邕路第三小学第十三届校园歌圩节活动。
活动在极具传统特色的舞龙舞狮表演中拉开序幕,民族歌舞文艺汇演、校园山歌擂台赛、民族运动会轮番上演,精彩的节目,各式各样的壮族美食,让广大师生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独特魅力,共享民族团结欢乐氛围,这不仅是一场文艺盛宴,更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
区委副书记张扬,区政府党组成员吉富美参加活动。
记者:韦蒙玲
3月26日,由柳江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弘扬法治精神 唱响和谐柳江”2025年柳江区广西三月三山歌擂台赛,在穿山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举行。
活动现场,30余位山歌选手齐聚一堂,各展歌喉,进行激烈的山歌比拼。他们巧妙地将“八五”普法以来柳江区法治建设的成效亮点、全民法治观念的显著提升,以及法治助力乡村振兴带来的崭新风貌融入歌词,形成一首首动人的山歌,既展现出山歌艺术的独特魅力,又传递了法治文化的正能量,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经过多轮紧张激烈的角逐,评委们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选出4名“歌王”和8名“优秀歌手”。
记者:牙春柳
舞台上,同学们身着节日的盛装,用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又见刘三姐》《石榴花开三月三》《壮歌不唱不快活》等山歌对唱,让孩子们在歌声中感受民族节庆氛围,《壮乡俏娃》《竹竿乐》《像你这样的朋友》等舞蹈,展现壮乡儿女的热情与活力。
在知识竞答环节,同学们争相作答,气氛热烈。通过互动问答,加深了孩子们对民族政策、法治知识的理解,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活动现场的集市汇聚各地的美食佳肴,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美食,共话乡情,其乐融融。
记者:兰德波
活动通过歌舞表演、非遗器乐演奏、情景戏剧和互动竞答等形式,生动展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舞台上,《山歌情》的优美舞姿与《壮族敬酒歌》的嘹亮歌声相得益彰,课本剧《诸葛孔明的里高新旅程》以新颖的叙事方式连接古今,非遗石琴《送别》和葫芦丝《婚誓》的悠扬旋律令人陶醉,民族服饰走秀则通过华美服饰展现各民族的文化底蕴。
通讯员:张春艳
活动在欢快的铜鼓声与舞狮舞龙表演中激情启幕,孩子们身着客家传统服饰,以铿锵鼓点传递节日喜悦,虎头帽、流苏带点缀的客家农耕主题表演《客韵乐传承》紧随其后,情景剧《小小刘三姐》、山歌对唱、抛绣球、多耶舞等多样的表演互动将全场氛围推向高潮,大家用响亮的歌声与欢快的舞步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活动还设置拓印技艺、虎头帽绘画、客家云肩制作等手工艺实践区以及五色糯米饭、艾叶粑粑、豆腐酿、米饼制作等美食体验区,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通讯员:黄小芳
活动中,政协委员与师生们身着壮族盛装,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上演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校友与老师同台演奏,悠扬的小提琴声传递民族文化的悠远底蕴;政协委员与师生共舞,欢快的竹竿舞展现非遗魅力;委员与学生深情朗诵,形散神聚的诗歌诠释民族团结的时代意义……活动现场还设置“赶那圩”民俗体验区,大家共同制作五色糯米饭、抛绣球、舞龙狮,在互动中感受非遗民俗文化之美,体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通讯员:熊珍敏
盼望着 盼望着
又到了全国人民羡慕的“广西三月三”佳节
唱山歌、抛绣球、“非遗”表演......
柳江区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沉浸式体验“最炫民族风”
拉满“三月三”节日氛围感
3月28日,柳州市柳邕路第三小学锣鼓喧天、龙狮腾跃、人声鼎沸、歌声如潮,全校师生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共赴“三月三”盛宴,这里正在举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谱民族团结新篇章”2025年柳州市柳江区非遗进校园暨柳州市柳邕路第三小学第十三届校园歌圩节活动。
活动在极具传统特色的舞龙舞狮表演中拉开序幕,民族歌舞文艺汇演、校园山歌擂台赛、民族运动会轮番上演,精彩的节目,各式各样的壮族美食,让广大师生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独特魅力,共享民族团结欢乐氛围,这不仅是一场文艺盛宴,更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
区委副书记张扬,区政府党组成员吉富美参加活动。
记者:韦蒙玲
3月26日,由柳江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弘扬法治精神 唱响和谐柳江”2025年柳江区广西三月三山歌擂台赛,在穿山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举行。
活动现场,30余位山歌选手齐聚一堂,各展歌喉,进行激烈的山歌比拼。他们巧妙地将“八五”普法以来柳江区法治建设的成效亮点、全民法治观念的显著提升,以及法治助力乡村振兴带来的崭新风貌融入歌词,形成一首首动人的山歌,既展现出山歌艺术的独特魅力,又传递了法治文化的正能量,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经过多轮紧张激烈的角逐,评委们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选出4名“歌王”和8名“优秀歌手”。
记者:牙春柳
舞台上,同学们身着节日的盛装,用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又见刘三姐》《石榴花开三月三》《壮歌不唱不快活》等山歌对唱,让孩子们在歌声中感受民族节庆氛围,《壮乡俏娃》《竹竿乐》《像你这样的朋友》等舞蹈,展现壮乡儿女的热情与活力。
在知识竞答环节,同学们争相作答,气氛热烈。通过互动问答,加深了孩子们对民族政策、法治知识的理解,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活动现场的集市汇聚各地的美食佳肴,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美食,共话乡情,其乐融融。
记者:兰德波
活动通过歌舞表演、非遗器乐演奏、情景戏剧和互动竞答等形式,生动展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舞台上,《山歌情》的优美舞姿与《壮族敬酒歌》的嘹亮歌声相得益彰,课本剧《诸葛孔明的里高新旅程》以新颖的叙事方式连接古今,非遗石琴《送别》和葫芦丝《婚誓》的悠扬旋律令人陶醉,民族服饰走秀则通过华美服饰展现各民族的文化底蕴。
通讯员:张春艳
活动在欢快的铜鼓声与舞狮舞龙表演中激情启幕,孩子们身着客家传统服饰,以铿锵鼓点传递节日喜悦,虎头帽、流苏带点缀的客家农耕主题表演《客韵乐传承》紧随其后,情景剧《小小刘三姐》、山歌对唱、抛绣球、多耶舞等多样的表演互动将全场氛围推向高潮,大家用响亮的歌声与欢快的舞步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活动还设置拓印技艺、虎头帽绘画、客家云肩制作等手工艺实践区以及五色糯米饭、艾叶粑粑、豆腐酿、米饼制作等美食体验区,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通讯员:黄小芳
活动中,政协委员与师生们身着壮族盛装,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上演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校友与老师同台演奏,悠扬的小提琴声传递民族文化的悠远底蕴;政协委员与师生共舞,欢快的竹竿舞展现非遗魅力;委员与学生深情朗诵,形散神聚的诗歌诠释民族团结的时代意义……活动现场还设置“赶那圩”民俗体验区,大家共同制作五色糯米饭、抛绣球、舞龙狮,在互动中感受非遗民俗文化之美,体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通讯员:熊珍敏